輸送機選型需綜合考慮物料特性與輸送需求,確保效率、安全性和經濟性。以下是關鍵選型要素及對應方案:
一、物料特性分析
1. 物理性質:粉狀物料(螺旋/氣力輸送)、塊狀物料(皮帶/鏈板機)、高溫物料(耐熱鋼鏈板機)
2. 化學特性:腐蝕性物料需不銹鋼材質,物料選防爆設計
3. 流動特性:粘性物料避免螺旋輸送,易碎品用低沖擊輥道輸送
二、輸送參數匹配
1. 運量需求:大運量(寬幅皮帶機>1.5m),小批量(輕型輥道線)
2. 輸送距離:短距(<30m用螺旋機),長距(>100m選高強度鋼絲繩芯皮帶)
3. 傾角要求:平運(皮帶/輥道),大傾角(花紋帶/斗提機),垂直(斗式提升機)
三、工況環境適配
1. 空間限制:立體空間用垂直提升機,狹長通道選Z型拐彎輸送線
2. 環境要求:食品級用304不銹鋼材質,戶外環境需IP65防護等級
3. 特殊工藝:潔凈車間用磁懸浮輸送,裝配線配同步定位模塊
四、經濟性優化
1. 初期成本:輕型PVC帶比鋼制鏈板節省40%投資
2. 維護成本:模塊化設計減少停機損失,免潤滑軸承降低養護頻率
3. 能耗對比:氣墊輸送機較傳統皮帶節能15%-30%
典型選型案例:水泥廠原料輸送建議選用DTⅡ型皮帶機(帶寬800mm,帶速2m/s),搭配防塵罩和防跑偏裝置;汽車裝配線優先采用積放式滾筒線,配置RFID系統。
選型時應進行物料試驗,驗證流動性、磨損性等關鍵指標,同時預留15%-20%的運量冗余。建議引入智能監控系統,實時監測輸送帶張力、溫升等參數,實現預防性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