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狀帶式輸送機的安裝與維護需注重細節,確保運行與長期穩定性,以下是關鍵注意事項:
安裝注意事項
1. 基礎與設備檢查
安裝前需核對設備基礎尺寸、水平度及預埋件位置,確保與設計圖紙一致?;A強度不足或沉降可能導致運行振動,需提前加固處理。同時檢查輸送帶、托輥等部件無變形或損壞。
2. 輸送帶鋪設與成型
展開輸送帶時避免硬物劃傷,接頭需采用硫化工藝確保強度。安裝托輥組時,嚴格按照角度(通常30°~60°)調整相鄰托輥間距,逐步卷成管狀,防止折疊或扭曲。調試時需逐步加載,觀察成管閉合情況,避免偏斜。
3. 驅動與張緊裝置安裝
驅動滾筒軸線需與輸送機中心線垂直,電機與減速器聯軸器對中誤差≤0.1mm。張緊裝置(如液壓或重錘式)安裝后需預留調整余量,初張力按設計值的80%設定,運行后微調。
4. 密封性與對中調試
空載試運行時,重點檢查各段管狀閉合處間隙(通?!?mm),局部漏料可通過調整托輥傾角或增加壓帶輪解決。動態調整跑偏,采用“先調頭尾,再調中間”原則,確保全程皮帶居中。
維護要點
1. 日常巡檢
每日檢查輸送帶表面磨損(重點關注接頭處)、托輥轉動靈活性(卡頓需立即更換)及密封橡膠條老化情況。監測軸承溫度(不超過80℃)和異響,及時處理。
2. 周期性維護
- 潤滑管理:托輥軸承每3個月注鋰基脂,減速器油每2000小時更換,電機軸承每年清洗換油。
- 張力調整:每季度檢測張力,過緊會導致接頭疲勞,過松引發打滑,調整后需同步校準跑偏。
- 清潔保養:停機后清除管內殘留物料(尤其黏性物質),防止托輥卡死。雨季加強排水,避免鋼結構銹蝕。
3. 典型故障處理
- 跑偏嚴重:優先檢查物料落點是否居中,調整導料槽;局部跑偏可微調糾偏托輥角度,每次調整≤2°。
- 異常振動:檢查驅動裝置地腳螺栓緊固度,聯軸器緩沖墊磨損情況,必要時做動平衡校正。
- 管狀:多因超載或異物卡入,需安裝金屬探測器及緊急拉繩開關,處需截斷重新硫化。
4. 安全規范
維護時嚴格執行鎖定掛牌(LOTO)制度,管內作業需通風檢測有害氣體。更換重型部件(如滾筒)時使用吊具,防止變形。
通過系統化的安裝流程與預防性維護,可顯著降低故障率,延長設備壽命。建議建立數字化巡檢系統,記錄振動、溫度等參數趨勢,實現預測性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