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帶輸送機初張力太小。輸送帶離開滾筒處的張力不夠造成輸送帶打滑。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啟動時,解決的辦法是調整拉緊裝置,加大初張力。
2、 網帶輸送機傳動滾筒與輸送帶之間的摩擦力不夠造成打滑。其不要原因多半是輸送帶上有水或環境潮濕。解決辦法是在滾筒上加些松香末。但要注意不要用手投加,而應用鼓風設備吹入,以免發生人身事故。
3、 網帶輸送機尾部滾筒軸承損壞不轉或上下托輥軸承損壞不轉的太多。造成損壞的原因是尾浮沉太多,
沒有及時檢修和更換已經損壞或轉動不靈活的部件,使阻力增大造成打滑。
4、 網帶輸送機啟動速度太快也能形成打滑。此時可慢速啟動。如使用鼠籠電,可點動兩次后再啟動,也能有效克服打滑現象。
5、 網帶輸送機輸送帶的負荷過大,超過電能力也會打滑。此時打滑有利的一面是對電起到了保護作用。否則時間長了電將被燒毀。但對于運行來說則是打滑事故。 克服輸送帶打滑現象,首先要找到打滑原因,方可采取有效解決措施。
對于帶式輸送機,主要用于支撐輸送機皮帶和煤在輸送機皮帶上,以確保輸送機皮帶的穩定運行。 如果選擇的輥子形式和間距不合理,將直接影響整個帶式輸送機在運行過程中的異常,不能保證煤的穩定輸送。
1、平輥。 平行輥通常是較長的輥,主要用作下部輥以在空段中支撐傳送帶。 通常,下惰輪軸頭卡在框架的支撐中。 支架具有三個槽VI,用于調節惰輪的位置,以校正輸送帶在空段中的偏離。
2、上輥槽。 帶槽的上惰輪通常由三個短惰輪組成,槽角為30°,35°和45°。 凹槽的上輥的標準凹槽角為35°,輸送機中常用的是35°開槽輥和35°開槽前傾輥。 通常用作運輸煤炭等的重型惰輪。
3、過渡輥。 在設計過程中,對于大型輸送機,長距離輸送機,較大的輸送帶張力和重要的輸送機,通常應設置過渡部分,并在其中放置過渡輥。 表1列出的數據顯示了從磁鼓的中心線到一組普通開槽輥的中心線的小過渡長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相應設置尾部過渡。
4、緩沖惰輪。 對于緩沖輥,通常使用橡膠環結構,并且每組帶槽的輥架均由三個緩沖輥組成。 為了減少沖擊負荷,可以使用彈簧鋼在兩側制作滾輪支架。 緩沖輥的凹槽角具有三種形式:30°,35°和45°。 當使用棉帆布芯傳送帶時,只能使用35°凹槽緩沖輥。 它主要安裝在傳送帶的裝載位置,并起到保護傳送帶的緩沖作用。
5、自調心惰輪。 形式有很多,根據使用形式可分為上對中輥和下對中輥兩種。 根據用途的不同,可分為摩擦對中輥和堆放對中輥兩種。 自調心輥的作用主要是在運行過程中自動糾正輸送帶過度偏斜,防止輸送帶蛇行,確保輸送機穩定運行。
6、螺旋惰輪。 它主要用于清潔附著在傳送帶支撐面上的煤。 其功能與清潔器的功能相同。 通常,靠近輸送機頭輥的下部惰輪組可以設計為螺旋惰輪。
在埋刮板輸送機開始操作時,請注意檢查刮板鏈條的松緊度,因為溜槽之間的連接會減少操作造成的間隙。 如果埋刮板輸送機鏈條太松,則會發生鏈條,鏈條跳動,鏈條斷裂和鏈條掉落等事故。 檢查方法是反轉埋刮板輸送機并計算松動環的數量。 如果存在兩個以上完全松散的鏈接,則需要重新鏈接鏈。
埋刮板輸送機的工作表面應保持平整。 如果工作表面不平整,則兩個鏈條的張力會有所不同,這將導致鏈條的不均勻磨損或導致底部鏈條掉落,卡住或斷裂。 埋刮板輸送機的曲率應適當。 不要出現“快速彎曲”。 彎曲部分應不少于8個滑槽。 移動時,請注意前后液壓千斤頂的配合,以免急劇彎曲。 否則,將導致滑道錯開并導致鏈條斷裂。 須特別注意埋刮板輸送機停止時不能移動的事實。